香港贸易发展局发佈的研究报告指,粗略估计,仅劳工工资上升和人民币的可能升值,就足以导致中国大陆的港资厂商生产成本约升5%至9%,令到港资厂商原已微薄的盈利不断受到蚕食。
香港贸发局调查显示,过去六个月,珠三角工资水平平均上升约一成七,导致总生产成本增加4%至6%。与此同时,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亦在迅速上涨。
该报告特别指出,人民币升值是中国港资厂商的一大挑战。由于本地含量(即以人民币结算的生产成本部分)明显增加,因此即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仅达5%,亦可令港资厂商生产成本上涨2.5%。
该报告表示,基于粗略估计,仅工资上升和人民币的可能升值,就足以导致港资厂商生产成本约上升5%至9%。过去一年,特别是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期间,香港厂商受到海外买家施加越来越大的减价压力,令原本微薄的利润更见萎缩。
不过,儘管生产成本攀升及人民币升值,近年来中国产品在美国进口所佔比重却在继续上升。香港贸发局认为,中国产品不仅在价格方面拥有竞争力,其优势是基于一篮子因素,如产品的性价比、基建支援、支付时间,以及满足不同特定订单要求的灵活性。
根据香港贸发局最近进行的调查,至少能将部分上涨的劳工成本转嫁给海外买家的受访港资厂商比率,已从2010年第一季的四成三增至第二季的五成三。
香港贸发局认为,在港资厂商利润萎缩下,海外买家应分担更多上涨成本,以免优质供应商被迫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