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涉棉企业来说,借助期货工具使企业经营更加稳健。据业内人士介绍,郑棉期货在帮助涉棉企业控制风险与稳健经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国内很多大中型轧花厂、纺企、坯布与服装生产企业等,都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业务操作,同时,很多棉花和棉纱贸易商、进口商等也在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记者采访部分涉棉企业发现,一些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这一工具,有效抵御棉价大幅波动的风险,企业承受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益改善。2004年棉花期货合约在郑商所挂牌交易。弹指一挥间,十多年时间很快过去。
在此期间,我国棉花、棉纱年进口量翻倍增长,棉花下游产业向国内主产区新疆,及向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东南亚等地转移,国产棉、国产纱、国储棉等一统天下局面不复存在。同时全球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黑天鹅”事件频繁出现,很多涉棉企业陷入亏损泥潭不能自拔。
在市场风云变幻之际,国内外棉市联动性增强,市场资源分配更趋多元化,涉棉企业谁更会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和平台规避风险,谁就能更好地实现稳定经营。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参与郑棉市场的法人客户不断增加,交易量和持仓量稳中有升,郑棉期市的投资者结构持续得到改善。
目前,郑棉期价已成国内棉市风向标,期现货棉价相关系数很高。产业链上的实体企业通过灵活运用期货工具,进行产品销售、原料采购,套保、套利等交易模式已十分成熟,郑棉期市和国内棉花产业在过去13年里同舟共济,取得双赢。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国内棉花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郑棉期市与整个产业进一步融合。
据记者了解,在国内棉花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小的2010-2011年,郑棉期市交易较为活跃,但投资者结构仍有待优化。数据显示,2010年,郑棉日均成交量35万手,日均持仓量18万手;2011年日均成交量57万手,日均持仓量25万手。
2012-2013年,随着市场政策的调整,郑棉期市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逐渐下滑。2014年至今,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郑棉期市发展进入新阶段,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不断回升,当年日均成交量13万手,日均持仓量20万手,市场投资者结构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到2015年,郑棉日均成交量9万手,日均持仓量则25万手。
从郑棉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变化来看,长线投资者不断增多,2010年日均成交量35万手,日均持仓量只有18万手,今年1-10月日均成交量再次达到35万手,日均持仓量则达到32万手。“近年来,国内外棉价、纱价波动均比较大,产业企业进入郑棉期市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市场换手率也开始升高。”郑商所相关负责告诉记者,随着法人客户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今年1-10月法人客户日均成交量达到11.1万手,日均持仓量13.2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