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竞选美国总统时扬言不再继续参与tpp,纺拓会表示,tpp对原料產地规定严格,若未来tpp不再进行,反而会回到原始的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模式,对台湾纺织业来说束缚放松了。
前美国贸易代表署副谈判代表、美国st&r事务所d.c.办公室负责人柯利森(nicole collison)应纺拓会邀请来台,今天参加“因应品牌商对外劳聘雇稽查暨美国总统大选后情分析”研讨会。
柯利森表示,大陆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未来可能取代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她的一些客户在美国大选之后告诉她,可能今后重点要放在rcep上,毕竟rcep区域内占全球贸易额40%,多达30亿人口,且rcep范围不若tpp那么全面,难度不大,对台湾来说相对容易。
柯利森举例,她的客户认为对于从中国大陆等国外进口到美国的货物要课高低程度不等的关税还可以控制,但贸易壁垒却是麻烦的;若未来没有tpp的话,必须要多关注多边或双边的贸易谈判当成重点。
纺拓会副秘书长杨晓琴分析,tpp对台湾纺织业来说最紧的束缚是“yarn forward(从纱开始)”,也就是从纱开始就要在tpp成员国境内生產才享有免关税,但台湾并非tpp成员国,因此台湾制的布料和纱线出口到tpp会员国会被课高额关税。
杨晓琴指出,若是未来tpp不再继续进行,对纺织业来说并没有不好,因之前受限于tpp的“从纱开始”,对台湾原料出口到东南亚加工区,特别是占台湾纺织品出口值最大(约22%)的越南,反而解除了越南受限于tpp的规定,无法向台湾採购纱线或布料的高关税尷尬。
她说,相对于tpp,rcep对于原產地规定较宽松,只要达成区域价值比例即可;虽然台湾仍非rcep会员国,但未来一旦有机会加入时,对台湾纺织业是有帮助的,台湾的纺织业仍可以视rcep为一个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