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服装定制  皮棉  环保  美棉  生态  不染色  染费  盛泽  中俄  卢比  丝路柯桥  缅甸  降税 

集群代工发展模式压力重重,安徽纺织不再以“拼价格”为傲

   日期:2018-11-14     浏览:0    评论:0    

“2015年纺织服装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53.4亿元,全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781户,利润总额101.1亿元、出口创汇42.0亿美元。”看到这一组让人为之振奋的数字,很难将其与中部地区省份安徽联系起来。而事实上,在需求低迷的国际市场和处于消费变革的内销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以上成绩。不过,在这成绩背后,安徽的纺织服装业也依然存在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效率不高、品牌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依然有很多功课需要做。

提高装备水平克服发展瓶颈

“以前,我们只知道拿订单、拼价格,订单越多越好,加工费越低越有人愿意找我们合作,从没有考虑过万一那些服装品牌不给我们订单了怎么生存。”在日前由安徽省服装商会主持召开的全省服装行业组织联席工作会议上,来自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镇孙村镇的负责人谈道,“如今,国际市场低迷,国外品牌的订单越来越少,而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使我们这些以服装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都举步维艰,甚至难以生存下去。在安徽很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尤其是以加工为主的地区,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来自多个产业集群的负责人都认为,如今安徽的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得比较“滋润”的,大概只有两类:一种是提高了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企业,一种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

对此,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严立鸣表示认同。他说,一段时间以来,安徽的纺织服装企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产业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保持增长,这与安徽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近几年来在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目前安徽省创建了芜湖中天印染和安庆华茂集团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外还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家,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8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纺织染整加工、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已有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据严立鸣介绍,截至目前,安徽纺织服装行业共有中国名牌5个、安徽名牌42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安徽著名商标共38个。也正是这些能够在创新发展和品牌打造上有作为的企业,支撑着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强,而企业作为具体的个体,更应该顺应当下行业发展的大势。对于产业集群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品牌与创新依然是其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提升的方面,而这也需要龙头企业进行必要的引领与带动。

转变发展模式促进集群发展

据了解,近几年来安徽的区域企业品牌进一步巩固,安庆华茂、桐城鸿润、华孚色纺、合肥普尔德等部分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在全国知名度有所提高。同时,特色和创新转型推动产业用纺织品和家纺行业迅猛发展,科技和智能转型推动服装行业品牌致胜,管理和品质转型推动棉纺织等传统行业优胜劣汰,转型动能有效地促进了传统纺织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安徽进一步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保障。

安徽省纺织服装业以区域经济为支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已经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如安庆市岳西县“中国工艺家纺名城”,安庆市望江县“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芜湖市孙村镇“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镇”,安庆市宿松县“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此外,还有安庆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郎溪经编产业园、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望江纺织工业园,宿松工业园、阜阳工业园等6个产业园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命名为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集群与产业园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亮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集群和园区的环境建设为承接转移创造了条件。”严立鸣表示。

对于安徽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以及产业集群今后的发展思路上,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中国服装协会顾问冯德虎表示,近几年,安徽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快,有不少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陆续入驻安徽,但是安徽也有一部分企业还停留在给品牌代加工的发展阶段,有些企业在产品质量、设计水平、研发能力等方面依旧处于不高的层次。“统计显示,安徽去年应收账款和库存的同比上涨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代加工企业较多,各集群以及企业的市场结构应该进行调整,努力改变落后发展模式。”冯德虎谈道。

“对于安徽而言,在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层面,一是要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指导企业加快从生产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做长产业链条,打造品牌产品,加快由贴牌代工向塑造自主品牌转变;二是支持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大规模实施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力争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三是支持自主品牌纺织服装企业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建立公共研发设计平台,在信息、人才等方面向企业提供帮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安徽省经信委消费品工业处副处长程效春表示,立足产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再造安徽产业竞争的新优势,让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各个产业集群得到进一步发挥。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