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工业部将推动国内棉花增产,以巩固国民纺织业基础,并将设法与外国投资者连手,包括同美国蒙善托企业再度讨论。
工业部制造业总署长邦亚3月17日表示,棉花在印度尼西亚难于增长,因此,迄今为止,原材料仍多从国外进口,不过,并不意味着印度尼西亚无法生产,而仍有可能加以发展。
他指出,此前,已有外国企业表示,欲在棉花生产方面进行投资,其生产方式将透过遗传基因科学进行的。不过他们暂停了有关计划,因当时日发生经济危机。
因此,当局日后将与外商再讨论有关此事。他表示,纺纱线原材料40%自棉花,而其它原料是通过人造纤维和人造丝所处理的。
目前国内人造丝的需求,堪称相当充足,即获自南太平洋纤维胶公司和印多峇拉特拉永公司所供应,若上述3种原材料得以良好生产,则可以加强国内纺织工业。
他说,纺织品与成衣工业的其它主要问题是其纺织机多半已老旧情形。工业部将采取重组机器步调。并定下指标,在日后2011至2014年期间,以每年投资1兆5千亿盾(约1亿7千万美元)进行重组600家企而,而其它也是重要的问题是纺织工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仍低,地方基建设备不够理想,以及保护国内工业免受舶来品打击的印度尼西亚国家标准(sni)实施力度不足。
此前,纺织业协会(api)总主席阿德.苏德拉查特日前在万隆向贸易论坛记者代表团表示,除价格昂贵外,棉花供应也短缺,这是由于在中国和印度的世界棉花产地中心发生失收。
因而影响到印度尼西亚纺织工业的顺利进展。由于供应短缺,棉花变得昂贵,特别供棉花原材料和人造纤维,经自去年10月份,从原先每公斤1.5美元,涨价至4.2美元,升幅将近三倍。
阿德说,印度尼西亚纺织工业用棉花,除从中国和印度进口外,还从美国、巴西和澳洲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