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棉纱 棉花 环保 氨纶 越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纺织院校非织造专业学术骨干谈产学研人才储备
时间:2013-01-10 09:46:43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共有条评论


  2012年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一年,我国非织造产品年产量达400多万吨,在全球遥遥领先。然而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

  首当其冲便是原料,原材料价格提升,新材料发展不够,合成纤维市场没有打开,导致客户的购买力下降。二是我国非织造企业多为乡镇民营企业,不能否认其为我国非织造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很多企业只知道埋头做订单,对工艺技术并没有深入研究探讨。三是国内许多非织造设备的合理性与精密度不够,导致产品质量没有提升,多在中低端徘徊。四是国内企业管理体制不规范,员工24小时两班倒超负荷工作,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尤其值得一说的就是产学研衔接不够,高校老师发表的论文、拿到的专利很多,但是真正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却是少数。

  2013年行业加速发展,首先就要改变“行业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这一观念,不能拿企业规模来衡量企业的效益。要知道,只有技术含量上去了,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提高,企业才能获得利润。另外还要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着手加强人才的自我培养,只有员工踏实工作才能换来企业的发展。近期,福建省晋江市政府与上海东华大学签订了一项合约:只要东华大学的毕业生到晋江市非织造企业就业,政府就会对该人才进行嘉奖,工作满一年,政府补贴一万元,工作满两年,政府补贴两万元,以此类推,此外还会有购房补贴,以此来留住人才。这样的做法,进一步落实了“政产学研用”这一方针。

  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院校力量也是关键。从2012年我国主要纺织院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推选骨干教师的“标准变化”不难看出,如今的学术骨干不仅在科研项目、教学成果上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对行业有着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深入浅出的理论见解,此外对于其在国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是否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授权,是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学奖励等方面的要求也比往年更为严格。

  新的一年,我国纺织高校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与选拔,核心就是“选合适的人做老师”。博士毕业生并不一定适合当老师,老师肚子里不仅要有东西,而且要能讲出来,能给学生传达下去。此外,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例如选择一批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合作,一方面将最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带到企业去,另一方面可以将生产一线的情况更详细、更真实地反馈回来,做到真正的产学研相结合。

  郭秉臣(原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教授,现任海东青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东华大学

  产业集中度不高蕴含投资机会

  放照片旁边:作为骨干教师不仅自己要在科研项目上有所建树,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学生创建好的就业机会,现在的大部分毕业生是理论知识比较强但是动手能力不够,而企业需要的是会实际操作机器的员工,这个之间的差距需要减少。

  姓名:靳向煜

  职务:教育部产业用纺织品工程中心副主任、东华大学非织造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系主任。

  科研:目前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医卫防护材料关键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的研发项目。

  教学:已培养培养国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其中5届《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100%就业,并受到中外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寄语:这几年非织造材料的快速发展给我国产业用纺织行业带来新机遇,首先是非织造材料涵盖的重点领域有了强大的工程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二是非织造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蕴含着很多投资发展机会,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发展空间与机遇巨大。三是与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健康卫生、安全防护息息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得到国家层面的产业推动。

  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挑战:一是发达国家凭借原料、装备、加工技术和供应链整合优势占据着全球垂直分工的高端和主动地位,垄断了大部分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在医疗卫生、过滤分离、交通运输市场方面尤为严重。二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能源消耗量日益增加,污染问题突出,如电力、钢铁、冶金、建材、化工、垃圾焚烧等六大行业中的高温烟气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尤为突出,市场空间不言而喻。

  今后要紧紧围绕国家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瞄准纺织产业领域国际前沿,纺织、材料、机械、环境、控制、化学等多领域交叉联合,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建设纤维新材料、先进非织造成形与加工技术、产业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服务等为一体的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

  天津工业大学

  高端人才匮乏,原始创新贫瘠

  放照片旁边:优秀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让学生自己有兴趣去学,自己研究着去学,自己捉摸出的东西才更容易接受,而且更具创新性,比老师们灌输式教育效果强百倍。

  姓名:封严

  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纺织学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年级组长。

  科研:2012年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及天津市专利金奖。2010年和2012年两次获得天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先后在多家中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教学:2004年10月至今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任教,从事功能纺织纤维及其非织造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编写《非织造布用粘合剂》、《非织造技术产品开发》等教材和著作。

  寄语:目前中国已成为非织造布产量的世界第一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工艺技术、产品种类及质量、开发能力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作为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师,谈一点对于我国非织造行业发展的感想。第一,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仍比较匮乏。人才是企业发展、行业振兴的根本,加强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行业及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原始创新较少。随着非织造工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第三,基础研究较落后。目前关于非织造领域的基础研究仍较为薄弱,这也是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在今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南通大学

  每年300多名毕业生供不应求

  放照片旁边:好的教师要经得起时间的磨练,尤其是工科教师,必须要沉淀下来,要稳住气才能站得稳,要有目标才能成功。教师课题不能只为拿奖而做,要将这个项目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当这个技术在生产线上实现量产才能真正称得上为项目。

  姓名:张瑜

  职务: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南通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南通市非织造材料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首批入站导师。

  科研: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国家级火炬计划指导性项目、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等。

  教学:主要研究方向:非织造工艺与产品性能研究;功能纤维的非织造产品开发;可生物降解材料复合材料研发。

  寄语:2012年尽管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非织造行业的生产、投资、出口和效益仍保持良好状态。我国非织造生产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赢利水平不断提高。

  从全球来看,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贸易和创新都保持非常旺盛的局面。但是我国非织造行业在体制机制、加工水平、纤维原料、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非织造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有待于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水平的提升。非织造行业发展历史短,发展速度快,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短缺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有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通大学等近10所高校每年培养出300人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及几十名研究生,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行业需求,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实施应用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为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武汉纺织大学

  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并驾齐驱

  放照片旁边: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要“精”,二要“博”。在书籍中开阔眼界,细心钻研中领悟精华。不仅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要用实际去证明理论。

  姓名:张如全

  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留学人员联合会理事会理事。

  科研:近期承担的“一种织物接触冷感测试装置及方法”等项目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申报“一种电洁纺纱方法”等国家专利5项。承担“电子服装关键技术研究”等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3项,产学研项目1项。承担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校企结合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项,参与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非织造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教育模式与机制研究”1项。

  教学:2012年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非织造原理》申报校级精品课程。“非织造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教育模式与机制研究”教学改革项目获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立项。

  寄语: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织造布将在汽车、医疗卫生、农业、土工建筑、工业及国防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新材料、复合加工技术在非织造产业的应用必将推动非织造产品向各个行业渗透。未来非织造布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下,朝着设备高产高速、产品功能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2013年国家要加强在非织造材料方面的政策扶持和经济投入,在宏观方面把控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向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实现产品由中低档到高品质的提升;学校要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让学生多去企业学习一线知识,要让企业多到学校宣讲教育,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

  苏州大学

  “政产学研用”理念值得推广

  放照片旁边:作为骨干教师,要积极制定青年教师短期和长期的培养计划,为本科学历的教师搭建快速提高的平台,要深入企业,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才能做到产学研的结合,这样做出来课题更实用。

  姓名:陈廷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项目“纺粘非织造气流拉伸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教学:指导10届共26名硕士生,其中7届18人已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协助指导2名博士生,2人均已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寄语:2012年对中国非织造布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前两年产能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去年非织造布企业更趋向于消化新增产能,没有一味追求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销售收入。在新增产能的支持下,今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同比增幅超过20%,出口额增幅超过10%。这些均表明我国非织造布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但是,非织造布行业在全国的分布却不平衡,例如,浙江、山东和江苏三个省的非织造布产量占了全国的一半左右。各地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非织造布产业,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2013年在美欧经济低迷、国外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我国非织造布企业应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在土木工程、汽车、医疗卫生等领域寻找新的销售增长点,同时应以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近年来提出的“政产学研用”是一种很好的理念。江苏省在“政产学研用”方面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例如设立产学研前瞻性项目等,都是政府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实现合作。

  安徽工程大学

  从实践型到科研型人才梯队

  放照片旁边:年轻教师要多听老教授的课,不断进步,经验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是生产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味的跟着经验也是不对的,要在经验生产中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寻求新的可行性。

  姓名:凤权

  职务:博士,副教授。

  科研:主持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AOPAN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粘杆菌素发酵液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是与安徽皖北药业集团联合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教学:目前在“基于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过滤材料制备及其应用”、“CNTs/PMMA导电纳米纤维制备”等课题上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寄语:虽然从产量上说我国位于世界非织造大国行列,但知名品牌及高端产品却为数不多,距离非织造强国相差甚远。作为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者,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乃行之有效之举。

  行业的发展决胜在人才,建立从实践型到科研型的人才梯队是非织造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与专业院校开展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借助高校科技人才及科研资源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国家级或省级技术服务中心及博士后流动站,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平台和智力支撑。与此同时,相关高校则主动走向企业,以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幅增加实践性环节,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非织造工程技术人才。高校相关科研人员,也要主动进入企业,实现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将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在科研与产品开发的实践中,服务社会,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