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棉纱价格 棉纱  环保 棉花 氨纶 越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三高危及纺企命运 棉花收储负面效应加剧
时间:2013-07-02 14:37:18  来源:东方财富网  共有条评论


  曲线求生

  来自国家海关的数据显示,2013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81.94万吨,同比增长48.18%。其中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增幅较为明显。

  进口纱为何如此受青睐?价格是最明显的原因。

  以印度为例,该国A级10SOE纯棉纱加上清关等费用后约为1.59万元/吨,与国产同类纱线价格差为1400元/吨。巨大的国内外棉花差距,迫使国内很多纺企从海外进口棉纱

  “这一两年来,公司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等国进口棉纱越来越多,较2010年而言,进口量翻了好几倍。这样做,主要就是因为内外棉花的高差价。”浙江鑫海纺织有限公司供应部陈战锋称。

  陈战锋告诉记者,纺纱厂、织布厂公司都有,但由于进口棉有“配额”限制,所以进口量不大。但进口纱属于工业品,进口量不受限制,所以这两年公司进口棉纱较多。内外差价摆在那里,如果不从国外进口,产品就没有竞争力。

  从事进口棉纱贸易的王挺也感受到进口纱的增长,其所在的公司——宁波云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今年进口纱业务大幅增长。

  王挺对记者称,目前,他们公司月度进口纱约180条货柜,这个数量是去年的2-3倍,原来每月的量为60~70条货柜。

  据了解,单位货柜的棉纱量约为18~20吨。开业近半年的宁波宁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如今的月度进口纱量也达到了60~70个货柜。按照进口纱2万元/吨计算,每月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

  据悉,该公司的团队原来曾为杉杉服饰效力,因为看到进口纱市场的机遇,因此今年另起炉灶,创建了如今这家公司。

  虽然进口纱具有价格优势,但较国产纱而言,进口纱质量难以满足高档棉料的需求。因此,进口纱需求目前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如用于生产牛仔布、针织布8S~16S赛络纺纱线等。

  “现在,一些南亚、东南亚国家虽然棉花产量大,但棉花的人工采集造成了棉纱杂质较多。所以在目前国内的进口纱中,如果需要32S以上的纱线,还是得依靠国内纺织企业自己动手。”陈战锋说。

  爆炒配额

  棉纺企业要想进口棉花也并非易事。目前,我国实行棉花进口配额3∶1制度,即买3吨国产棉,可以拿到1吨进口棉。对于配额份额较小或没有配额的中小企业而言,外棉也难觅。

  在日前杭州萧山举行的进口纱论坛上,很多与会代表俨然是为了进口配额而来。

  据记者了解,一家企业首先以2800元/吨的价格在会场上求购进口配额指标,但无人理睬,最后不得不将价格上调至3500元/吨。

  “在过去2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棉花进口配额的指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爆炒过。去年最高的时候,指标曾被炒到3800元/吨,今年稍有回落,但市场行情也达到了3500元/吨左右。而在2011年棉纱收储政策之前,黑市的价格也不过1000元/吨。”对于棉花进口配额指标的价格,巴尔特(上海)棉花集团首席代表唐仲庆记忆犹新。

  据了解,今年新一季棉花收储将于9月份开始,距9月越来越近的两个月,市场上所剩的配额已经被消耗得不多了,所以价格自然被炒高。

  今年进口棉配额的派发,让很多纺织企业觉得自己被绑架。

  唐仲庆对记者称,在过去,发改委规定进口配额申报的条件是5万锭以上的纱厂、一级贸易公司、国家指定的央企,国储棉公司不在指标之内;但今年,国储棉公司掌握了大量的进口配额,并把配额捆绑在储备棉销售之上。而在中小纺企看来,这样的做法有失公平。

  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称,现在国储棉抛储,就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不过,国储棉把进口配额绑定在抛储之上,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

  上述负责人认为,进口棉配额原本是免费指标,不能作为有价的证券来进行处理,更不能作为变相的补贴手段来处理。

  棉花收储政策应与时俱进

  纺织企业们正在为生存而战,并向外界发出求救的呼声。

  在很多时候,每每提及纺织服装企业的困境,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联想到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融资成本贵等因素。但这一次,业界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棉花临时收储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人为的“政策市”,破坏了棉纺产业原有的生态环境,内外棉价倒挂、高价库存,使很多纺织企业遭受重创。相反,手握棉花进口配额的企业却乐在其中。

  去年,国家进口棉花超过500万吨,进口棉每吨比国内棉价低4000元,拿到配额的企业相当于拿到200亿左右的补贴,而这一切都与中小纺企无关无缘。如此待遇,使得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同样解决了就业,同样照样纳税,中小纺企却只成了能享‘后妈’待遇”。

  从理论来说,棉花进口配额是禁止买卖的,但是,只要打开纺织品专业网站,关于配额买卖的广告铺天盖地。配额变成了直接的经济利益,拿到配额就等于拿到了钱,腐败也由此延伸。

  大豆、白糖等农产品的收储,由于量小,往往只涉及几十亿、几百亿的财政资金,但棉花收储却不同。在2012/2013年度国储棉收购中,截至3月15日,累计收购棉花638.45万吨,收储价为2.04万元/吨,这相当于涉及资金1300多亿元。不仅量大,而且还是一笔亏损的买卖。目前,抛储的价格为1.9万元,这种高吸低抛的生意,肯定是有关政府部门不愿意看到的。

  虽说今年棉花收储政策将调整的说法被指不实,但纺企们的呼声最终还是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5月23日和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集相关涉棉部门研究棉花收储政策调整,这似乎透露出一个直接信号:现行的棉花收储政策撑不住了。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言外之意,这是一项暂时性、过渡性的保护措施,不可能永久存在,总有期满的一天。一旦保护期过了,躺在政策保护伞下的棉农,还是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行的收储政策亟待修正。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