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由1%扩大至2%,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化。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直行走在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的道路上。自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到近25%,单日浮动空间从0.3%扩大至2%。
伴随汇率市场化改革,纺织行业也经历了自身适应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许多企业至今对2007年人民币的持续快速升值记忆犹新,兑美元汇率一年之间升值近7%,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收益结汇损失增加,使得纺织企业一度不堪重压。但也恰是从这段经历之中,企业逐渐掌握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技巧,也逐渐摸索出了人民币价值市场起伏的规律。国际金融危机过后,虽然人民币兑美元仍呈现过数轮较快升值局面,双向波动的弹性也日渐加大,但纺织企业对于汇率波动的应对却显得更为沉稳,采用产品更新、管理技巧等多种手法化解汇率风险,对多数企业而言已是必备技能。
如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走向了更趋深化的道路,纺织企业的应对能力自然也面临更严苛的要求。汇率浮动弹性加大,意味着更强的市场属性,企业要更加熟知资本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才能更为合理预判汇率走势和做出正确应对反应。与此同时,避免汇率波动影响出口竞争力,仍是最为现实的任务。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尚未达到,升值在一段时间内仍是主流走势的背景下,以产品的与众不同取代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仍是应对化解汇率风险的关键。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于纺织行业有着很多长远的益处。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将促进我国国际收支更趋于平衡,国内经济增长更加良性健康。对纺织行业而言,这将意味着更为完善的宏观运行环境,更加真实而稳健的内需增长,和更加稳定而长效的政策体系。纺织行业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浪潮中历经磨练发展起来的,日臻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与市场运行机制就是最富有养分的成长土壤。
3月以来,2014年开局的宏观经济数据逐一出炉,各项指标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依然不轻。但是,汇率改革措施依然在3月中旬出台,充分显示了国家毫不动摇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对纺织行业而言,正视改革的长远意义,积极顺应改革趋向,坚持自我调整提升,才能最终在改革中分享红利。(作者系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行业分析师)
- ·汇率改革为行业创造市场机制红利 03-27
- ·第5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在沪召开 03-27
- ·资本市场要增强持续回报投资者能力 03-27
- ·本土童装狠刮“跨界营销”风 03-26
- ·柯桥纺织春市营销滞畅互现 价格指数窄 03-26
- ·用“掌心”经济顺应“快时尚”的互联 03-26
- ·环保部将发“指南”防治染整污染 03-26
- ·CHIC“全模式”系列—跨界合作生活方 03-26
- ·棉花投放新政传言发酵 棉纺企业基本停 03-26
- ·浙江纺织企业降耗目标难完成 投资成本 03-26
- ·美棉合作认证品牌向多领域拓展 03-26
- ·中国企业“走出去”:获得的不仅仅是原 03-26
- ·武汉欲打造“中国服装名城” 03-26
- ·渠道成本过高 品牌转型受阻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