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回望今年国内棉花市场,不论是7、8月份新疆高温造成的棉花产量和质量双降,还是内外棉价差持续缩小,都无法阻止新棉价格阴跌。关键点主要在于纱和终端纺织品服装需求的双重下降。
当前,国内市场认可的双28及以上优质棉产量和占比下降,截至目前,新棉中28-32mm仅占检验总量73.96%,马克隆值C2级占检验总量的38.53%,而去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86.37%和14.68%。
以涤纶短纤为例,其价格走势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影响显著,涤纶短纤价格已经跌破2008年低点并继续下探,纯涤纱库存压力增大,降价促销普遍存在,棉涤价差由5月初的5400元/吨攀升至当前的6600元/吨,涤纶短纤对棉花替代增加,混纺纱成为纺企转型的选择。此外,快时尚服装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与传统的慢时尚服饰相比,其布料中化纤材质比例很高,这也是棉花消费萎缩的原因之一。
进口纱自2012年起呈爆发式增长,由2011年的90.3万吨,跃升至2012年的152.6万吨,2015年1—11月进口纱数量已创下历史新高215.9万吨。进口纱的价格优势一方面来自原材料棉花和纺织企业人工成本低,另一方面受益于出口国的货币贬值。
未来人民币贬值是大概率,随着内外棉价差进一步缩小,进口纱原料成本优势会降低,但是东南亚纺企的人工成本将长期大幅低于我国。
国内纺企由于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主流产品越来越趋向精梳中高支,对优质棉花的需求增加,劣质棉花销路变窄。此外,由于进口棉配额延续89.4万吨的限制,内外棉价差持续缩小,截至上周五,CCI指数3128B级与FCI指数M级1%关税下折人民币价格的价差只有1329元/吨,外棉价格优势下降。因此,国内有限的优质棉用于生产中高支等利润较好的品种,劣质棉花供大于求,优劣棉花需求分化明显。
- ·纺织行业升级优劣棉花需求分化加大 01-08
- ·2015年全国5867家纺织“老赖企业”名 01-08
- ·供需矛盾未改 棉花期货价格维持低位运 01-08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十二五”的喜怒哀乐 01-08
- ·“营改增”收官或加快 中央与地方收入 01-08
- ·亚马逊美国成衣零售业继续发威,2020 01-08
- ·欧盟拟取缔服装及纺织品近300种有害化 01-08
- ·中国海关下调关税:谁解跨境电商的忧 01-08
- ·纺织服装出口年终无“翘尾” 东盟现反 01-08
- ·坚持生态统领 打赢印染集聚升级攻坚战 01-08
- ·海澜之家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 25 家服 01-08
- ·ICE期棉周四下跌报每磅61.43美分 01-08
- ·美国暖冬使成衣零售商遭遇“极寒”但 01-07
- ·美国重新考虑把缅甸列入普惠制受惠国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