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棉纱价格 氨纶 棉纱 棉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柯桥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6-08-23 09:06:52  来源:第一纺  共有条评论

 柯桥的纺织产业历史源远流长,地位举足轻重。早在隋唐时“越罗”就名扬天下,及至明清更有“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之盛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柯桥坚持纺织产业、轻纺市场联动发展,按照“完善产业链、推进高端化、增强竞争力”基本思路,加快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纺织产业成为了支柱产业、民生产业,柯桥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集群基地之一。

  一、柯桥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优势

  (一)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柯桥区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区,是化纤面料的“世界工厂”。纺织产业占了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0%左右,具有从PTA、化纤到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纺机装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全区年产各类化纤原料纺织品、印染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0%、10%和30%。技术设备先进,织造的无梭化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

  2、空间分布:柯桥纺织产业在空间上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全区纺织产业“一个主体园区、七个特色名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一个主体园区是滨海工业区,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七个特色名镇分别是齐贤、杨汛桥、兰亭、漓渚、马鞍、夏履和钱清,其中齐贤镇重点发展纺机业,杨汛桥镇重点发展经编家纺,兰亭镇和漓渚镇重点发展针织,马鞍镇重点发展化纤原料,夏履镇重点发展非针织布,钱清镇重点发展轻纺原料市场。

  3、龙头企业:目前,全区有纺织企业7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过千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0%。在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经编、纺机等行业培育出了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如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中国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前10强,另外还拥有永通、天马等一批印染业的国内知名企业。

  4、从业人员:全区纺织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其中各类纺织专业技术人员近5万人,中、高级技术人员近2万人,每百人专业技术人员拥有量达23人。中国工程院多位纺织专业院士担任了柯桥纺织的技术顾问。

  (二)产业优势

  1、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区已基本形成了PTA、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经编、纺织机械以及纺织软件等较为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具有相当强大的集群规模和特色优势。

  2、领先的技术设备。全区拥有无梭织机近5万台,其中进口占到80%以上,无梭化率总体达到90%以上,配套的化纤、印染、服装等行业也引进了3万多台(套)先进设备,设备先进性较高。全区拥有各类纺织产业设计、印染等技术人才近5万名,占全区人才总量的50%左右;国家级纺织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纺织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均在柯桥落户,柯桥正成为国内外轻纺人才云集的“硅谷”。

  3、独特的市场优势。柯桥的纺织产业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中国轻纺城和钱清原料市场已成为国内外轻纺产品的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2015年,中国轻纺城(包括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实现成交额超千亿元;拥有市场区经营面积400万平方米,市场经营户2万多家,国(境)外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上千家。

  二、柯桥纺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发展瓶颈

  尽管柯桥纺织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纺织观察家在调研中发现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发展方式粗放。柯桥纺织产业占地多、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区万元GDP能耗比较高,全区COD和SO2的排放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及其关联行业,特别是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尤为艰巨。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柯桥纺织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比较低,重点骨干企业基本上是原乡镇集体企业转制而来,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为主,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模仿、轻创新”、“重引进、轻消化”现象,技术创新、设计创新、装备自主创新等能力不强,纤维差别化、织造功能化、服装家纺品牌化等进程较慢,仍处于产品和技术的模仿创新阶段,如化学纤维差别化率仅30%,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三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柯桥纺织产品正处于从原来的低档次涤纶布向仿毛、仿丝、仿麻等仿天然织物转化阶段,纺织产品科技含量总体不高,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业用布比重仅25%左右,装饰用布所占比重不足30%,与发达国家相比,纺织产品的功能开发程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另外,纺织产业内各行业所占的比重严重不均,服装作为大纺织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在整个纺织业中的比重不高,且以贴牌加工为主。

  四是行业自主权不强。柯桥以化纤为主的纺织产业属石油衍生品消耗行业,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特别大;产品大多为纺织面料等半成品,承负原料、市场的“两头”挤压;外贸依存度高,纺织产品主要依靠出口,受外贸需求变化影响也特别大;先进的纺机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占80%以上,因此行业整体提价能力较弱、赢利水平不高。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深入和资源要素、环境保护约束的日益增强,柯桥纺织产业正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

  一是资源要素制约的瓶颈。受特殊产业结构的影响,柯桥是能耗大县、排放大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目前的资源占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纺织产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二是产能相对过剩的瓶颈。由于纺织产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大批中小企业纷纷涌入,导致中低端纺织产品比重过高,同质化产能相对过剩,而产能过剩不可避免带来价格竞争。据统计,超过一半的纺织企业和市场经营户认为价格竞争仍然是柯桥纺织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长期的低成本竞争和压价竞争对纺织产业的做强做精极为不利。

  三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瓶颈。目前,江苏、广东以及周边的萧山等国内纺织发达地区,在设备改造、产品创新、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有些地区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和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以低廉的土地和用工成本,积极抢占中低档纺织品市场,对柯桥纺织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再不加快调整纺织产业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极有可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三、柯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通过对柯桥纺织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问题、瓶颈的分析不难看出,柯桥已形成规模庞大、空间集聚、市场网络发达的纺织产业集群,但也面临着诸多的不足与制约因素。如何推动纺织产业集群向现代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已成为柯桥纺织亟待解决的问题。纺织观察家建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一)目标定位:立足“产业+市场+文化”的集群特色优势,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培育为导向,突出纤维差别化、面料功能化、印染绿色化、服装家纺品牌化、技术装备智能化,重点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创意中心,加快纺织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业集聚度、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化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实现绍兴县纺织从大向强的新跨越。

  (二)主要路径:围绕上述目标定位特别是打造“三大国际中心”的总体思路,建议柯桥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重点应当在三个方面加以突破。

  1、突出化纤印染的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

  一是大力推进化纤差别化。柯桥化纤行业主要生产涤纶长丝、低弹丝、短纤等。下一步,应当重点引导企业从常规纤维向差别化、高端化、功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加强对产业用涤纶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力度,扎实推进以涤纶长丝为主体的新一代多功能、高仿真、超细旦、混纤等特色原料的生产和应用,加强弹性纤维、环保纤维、纳米纤维、保健纤维等新型纤维和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切实提高化纤差别化、常规纤维优质化和系列化程度。

  二是加快推进印染产业集聚提升。按照“集聚整合、控量提质、节能减排”的基本要求,积极实施印染企业集聚提升、印染产业规模控制、印染工艺分类改造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等工程,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落后产能,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高档印染、清洁印染和数码印染等绿色印染,优化印染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加强产业链生产环节的整合提升。PTA环节,重点实施环保工艺革新、产业规模扩张两大工程,大力开发高性能产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纺织产业集群转型提供充足的原料需求;织造环节,紧跟国际面料市场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化纤仿真面料水平,积极发展多种纤维混纺、复合、交织面料及纯棉等天然纤维面料,不断提高对国内外知名品牌服装、时装及高档家纺面料的供给比重,鼓励发展汽车内饰材料、工业过滤材料、医用卫生材料、高档合成布等产业用纺织品及军工特用纺织品服装家纺环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走品牌化、系列化和时尚化发展道路,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西装、时装、衬衫、休闲装、丝绸服装、童装等系列产品,大力提高家纺产品的设计水平,积极培育一批服装家纺品牌,切实提升服装家纺产品附加值;纺机环节,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加快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转化,加强关键技术和重大成套设备研制攻关,研发生产高档精密纺机,力争形成门类齐全、技术先进、配套功能强的纺机制造基地。

  2、突出轻纺市场的龙头地位,加快打造国际性纺织贸易中心

  一是加强市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中国轻纺城和钱清原料城两大专业市场的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着力形成品种丰富、门类齐全的纺织品和相关市场集群。全面整合仓储物流资源,增强通关报检、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完善现代配套物流体系;强化管理立市、招商隆市、品牌兴市,积极推进划行归市,大力倡导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进一步提升市场的现代化水平。

  二是巩固扩大国内外市场。加快企业营销网络建设,鼓励企业设立区域营销中心、地区销售总部和销售连锁店,进一步巩固扩大欧美、中东等高端市场和传统市场,大力拓展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提升发展网上轻纺城,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营销网络建设,逐步构筑覆盖面广、品牌突出的国际化网上交易市场群。注重出口品牌建设,通过在国(境)外注册商标、并购国(境)外企业和知名品牌等措施,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支持企业赴国(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加工贸易,规避贸易壁垒。

  三是不断提升市场知名度。加强中国轻纺城整体品牌宣传推介,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和国(境)外常驻企业代表机构、经营商,不断提高市场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3、突出研发设计的核心价值,加快打造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加快技术支持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创建纺织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全面加强科技成果与研发需求信息的双向交流,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积极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创造各类各级品牌,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采用国际标准开展生产,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

  二是健全纺织公共服务体系。要有效整合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纺织领域中的优质科技资源,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纺织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立研发中心和实践基地,着力吸引成果转化、信息咨询、专利申请等纺织科技中介机构入驻,不断拓展纺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领域和深度,加快国家级纺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三是开展纺织时尚创造与推广。加快创意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面料服装、家纺等的专业设计师。积极邀请纺织服装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等来中国轻纺城举行创意面料时尚服装、家纺新品发布;以纺博会为龙头,加强与国内国际纺织行业协会的交流沟通,深化与国际一流面料展、时装展、家纺展等的交流观摩,加强时尚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