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的服装大国,中国“服装制造”大国的形象深入人心,备受赞誉。但另一方面,中国服装的设计实力还稍欠火候。特别是随着服装产业进入品牌化经营时代,打造品牌所必须的设计能力,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设计管理逐渐进入众多国内服装企业家的视野。
品牌企业家们非常关注一套合理设计管理系统是如何建立的,因为这可以让设计的价值在商业系统中发挥最大作用,成为推动品牌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赵伟国表示,设计管理从诞生到发展只有近30年的时间。设计管理是从英国创意产业里诞生的一个新学科,带动了英国整个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美国、法国获得长足的发展,设计管理在制造业甚至整个工业产业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必须进行的设计管理
赵伟国认为,当前国内服装品牌的设计管理现状是,有设计没有管理,有管理缺少方法,有方法效果也不大。“其实,品牌发展有他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品牌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设计和管理是不一样的,三五个人和成百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公司做设计方式不一样。在几千上万人的团队里,就一定要依靠系统去做,去打造这个系统的管理。”
从现实来看,目前国内品牌在设计研发上有一个表现是,一季产品的订货会本来只需要上200款,但是企业往往得做800款,也就是说有600款是浪费的。赵伟国将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打散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管理,这不仅无益于品牌设计能力的提升,而且对于企业的人力物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事实上,面对日益复杂的消费市场,服装设计必须由过去的感性经验走向更加理性的分析,那种个人单打独斗的个体式创造早已不符合市场发展需要,必须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
大连思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女装企业。对于设计管理的话题,本报记者曾经对该公司总裁周严进行了相关采访。周严曾经做过一个的市场调研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消费者只有6%完成了自我的认同。6%这个数据让她相当吃惊,因为这意味着有超过90%的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服装。对此,周严认为,品牌有责任濡染消费者建立自己的审美概念,把自己的内在通过服装这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品牌需要进行设计管理,需要在管理体系下打造所有产品之间的一种合理关系,并通过固化这种关系,让消费者的偶然消费逐步变成目的性消费。
通俗来讲,对服装进行设计管理,就是要将一般管理的基本原则引入到品牌的设计工作中去,对工作及相关人员进行组织协调,对工作内容和结果进行策划和评价,以完成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对全局工作进行把控的设计管理者就兼顾了设计和管理融合的工作。但目前服装行业面临着以下两种境地:一是设计师担任设计管理者。虽然这些设计师在设计方面有着不俗的功力,但是却不擅长于管理。女装品牌“杰施”的创意总监施杰曾对记者表示:“像我这种学设计的人去做管理,中间的路比较难走,设计师对管理的学习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让设计师参与管理工作,对于产品而言,会让自身设计在同商业中做一定的平衡。但是设计师有时又比较理想化,想要坚持自我但又不愿意轻易跟市场妥协。因此,对于设计师参与管理,虽然有着对设计能力把控的天然优势,但是又有纠结的地方。
二是让擅长管理的人担任设计管理者。这正好与前一种情况相反,这样的人虽然有管理的能力,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但却不太懂设计。但他作为这个层面的领导者,理所当然有着自己的决定权,他们的目标就是产生受市场追捧的产品,但这种产品有可能有异于这个品牌自身的风格定位。因此,如何能在一个不懂设计的执行人底下产生既满足市场需求,但又是好设计的产品,自然有着一番博弈。由此可见,将设计师的个人才华和管理中的理性分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具体实践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设计管理的系统执行
赵伟国认为,如今的设计实际上不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执行过程。它是一个组织、一个系统,任何一个品牌都需要靠系统来完成设计任务,只是在这个系统里设计总监、设计师、设计助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怎么样把这些人串联起来,就是设计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他还认为,设计管理针对于零售而言,第一是建立以零售系统、模式为特征的研发体系;第二是打造有管控机制的研发系统;第三是在不同节点的管理上,形成对结果有管控的合理评估体系。一旦这些系统建立起来,品牌就会有很清晰的定位,而品牌发展也不会去依赖设计师。如果做到不依赖,品牌发展是可持续的。不依赖是设计管理一个比较核心的思想
“设计管理要建立在规划的基础上,即有规划才有可能做管理。你的品牌是否有三年的策略性规划、五年的战略规划,是否有一个规划落地的计划。这是几个不同层次概念。”赵伟国说,商品规划对品牌非常重要。商品规划在国外叫MD,其负责人的地位甚至高过艺术总监,有些公司还由老板亲自兼任。优衣库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中异军突起,每天有1000亿日元的销售业绩,就得益于他的商品规划。
商品规划是根据品牌发展需要、竞争需要、市场需要、消费者需要制定的策略。有了商品规划后,设计的规划才开始落地。赵伟国接触过很多设计师,这些设计师所想的就是要做主题、做感觉。“但是我在和国内外顾问公司的沟通过程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品牌商业运作的角度看,所有设计的元素都可以定量。以前我觉得设计要靠感觉,设计是定性的,不能定量。但是现在我认为,设计可以定量,这个定量可以为商业规划、设计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再去建立你的系统,这对每个公司都不一样。”
广东比音勒芬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秉政也认为,在设计管理中品牌的商品规划很重要,品牌的产品跟营销会有矛盾,但是商品规划如果不到位矛盾就会特别多。比如,经过市场的调研后,做好商品规划。T恤衫的总量多少、夹克又是多少,然后交给设计团队去设计。结果产品市场销售不好,就会产生矛盾。营销部门说产品设计不好,设计部门说是你的商品规划不好。谢秉政表示,比音勒芬能走到现在,实际上是把产品和商品规划绑在一起。设计师不仅要懂产品的开发,而且也要懂市场的整个统计、分析,跟营销部门要有很好的合作。
对话
施杰是国内女装品牌“杰施”的设计总监,也是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在采访中,施杰说设计管理在“杰施”品牌一直都有涉及,但是系统执行却也只是近三四年的事情。
施杰:服装品牌本来就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必然要涉及到管理。设计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影响到品牌能走多远,品牌的传播推广能达到何种程度。国内目前一些品牌为什么一直没能“冒”出水面,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化发展,一方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做好设计管理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设计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设计是感性的,管理则是理性的,设计管理就需要用理性思维去控制感性思维的发展。设计师必须要逐渐学会用理性思维去正确对待设计的发挥,保证让品牌的规范性发展。
记者:您认为设计管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施杰:要从品牌文化出发,做设计企划工作,而设计企划就是理性思维的一种体现。
另外,要去组织产品的材料、廓形以及色彩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品牌的表达,这些方面也都是用理性思维去框架品牌。用合适的色彩语言、材料语言、廓形语言去表达这一季产品的文化特点,而不是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艺术的表达来讲,设计是随性思维;但从商业方面考量品牌,必须要用理性思维,去检查这种表达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综合来看,要从艺术和市场两个角度来对品牌产品进行考量。既不能太考虑市场反应而失去品牌特性,又不能太过于执着艺术表达而忽略了市场需求,这都会削弱品牌在市场终端的竞争力。如果品牌在设计管理方面做得不好,很可能导致品牌的飘忽不定,产品的识别性就会比较差。
中国的服装市场进入了一个洗牌阶段,能在这种洗牌中留下来的品牌肯定是识别性高的,这也是其他任何品牌都无法代替的,这才具有生存的理由。
记者:“杰施”品牌是如何进行设计管理的?
施杰:在设计企划上,围绕该品牌的中性、优雅的核心特点做相关工作,然后去进行组织材料、廓形、色彩等方面的工作。在坚持自己路线中,去参照吸收国际流行趋势。管理的核心是定位,但是我们始终不会脱离品牌的文化追求和艺术风格定位。
在工作中,主要由我来进行把关。在这个过程中,会吸纳从设计到营销、买手,甚至是代理商的意见,因为品牌要尊重其他人在市场前线的工作实际,他们的意见对品牌发展有很大帮助。在商业这一块,必须是集体智慧,来落实产品系列。这是一个平衡,毕竟产品终端是很理性的,品牌督导和代理商都是理性思维的人。
记者:您的设计管理团队是怎样的?
施杰:主要有创意总监(品牌总监)、设计总监、首席设计师。在开产品会议的时候,会加入我们终端管理部的督导,还有一些资深的代理商等,对我们的产品进行评估。但最终的决定还在于创意总监。我的职位是创意总监。
记者:杰施在品牌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施杰:在于如何平衡设计上的追求与商业上的导向,有时候二者会有冲突。品牌到底是坚持风格多一点,还是尊重市场多一点。但是我们会在度上有一个整体把握。比如,30%-40%是我们的风格款,诠释表达品牌风格;60%-70%是销售款,充分糅合了市场的因素,前提是在稳定风格的情况下,去做实用性相对比较强的服装。
记者:您认为目前“杰施”的设计管理做得如何?
施杰:我本身是设计出身,在设计管理中惯于较多地考虑设计,会更感性,理性思维相对少一些。虽然这会让品牌具备较强的发展原动力,但同时也会增加品牌在终端上的不稳定因素,总体还没有达到艺术和商业完全平衡的状态。不过,这也说明杰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设计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
目前有些在终端做得较成功的品牌,它们的设计管理做得比较好,总体上理性会大于感性,太稳定。这种稳定或许使品牌有3—5年的高峰发展期,但这之后很可能会下滑,原因在于品牌蕴含艺术和文化的力量较弱。他们太过理性了,如果过于从终端管理的角度去考虑设计,会让品牌文化和艺术渲染的后劲发展不足。毕竟,推动品牌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是品牌文化。
- ·设计管理逐渐进入众多国内服装企业家 05-14
- ·透视中国鞋服代工为何被欧洲市场冷落 05-14
- ·中国休闲服高速增长难掩质量与品牌缺 05-14
- ·欧美“再工业化”影响下中国鞋如何突 05-14
- ·消费升级带来旺盛需求 女装龙头股享成 05-14
- ·美国服装业 质量与价格的困境与抉择 05-14
- ·印度尼西亚发布婴儿及儿童服装新法令 05-14
- ·武汉CPI同比增涨3.8% 服装等成主拉力 05-14
- ·商场里的夏装,千元以下的挺难找 05-14
- ·不打折,试衣间前为何仍排长队 05-14
- ·消费趋势推动中国男装战略升级 05-14
- ·天津新港海关查获“耐克”等4840双假 05-14
- ·文化产业已成羊城新经济增长点 05-14
- ·商检部门提醒企业妥善应对埃及服装进 05-14